——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建设成效显著
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是我省2014年秋季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的首批承担单位之一。4月22日,省畜牧兽医局盖卫星局长带领局办公室主任牛捍卫和草业处长郭安国,以及黄冈市、罗田县畜牧部门负责人,专程对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南方草地改良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天然草地改良效果
锦秀林牧合作社种羊场建设地点分为两处,其中一处建在名叫薄金寨的高山上,周边山地面积足有几千亩,这地方以前巴茅灌杂丛生,加上石漠化问题,可谓一片荒山野岭。另一处建在黄冈庙村的低山坡上,周围全是板栗林地,以往板栗树下地表光秃,基本无草放牧。锦秀林牧合作社的草地改良项目环绕羊场而建,草场建设地点也随之分为两处。
盖局长一行所到之处,山也还是那座山,林也还是那片林,但所见景观确是旧貌换新颜。昔日灌杂丛生的荒山野岭、地表光秃的板栗林地,完全被满山坡的茵茵绿草和悠闲放牧的羊群所取代;林、草、羊的有机组合,为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绘出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绿色画卷。
板栗林下
改良后的天然草地除了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外,更为重要的是从根本实现了畜草配套,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有效途径。据调查了解,锦秀林牧天然草地由于播种早、发苗早,在今年三月初就开始了放牧利用,现已进入盛长期。目前,板栗林草地草群高度平均在40厘米左右,地表牧草盖度达到了90%,预计今年鲜草亩产量可达到2—3吨,每亩可以满足6-8只羊的青饲料供应。高山上的改良草场鲜草亩产量可达到1吨以上,基本可以满足羊群放牧。去冬今春以来,天然草地利用加上稻田人工种草,使锦秀林牧合作社两个种羊场的青饲料完全得到了保障。
天然草地围栏内外
锦秀林牧在加强南方草地项目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秋季,该社免费向社员户发放多年生、一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12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秋冬季养羊种草工作,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万多亩。平湖乡胡家河村胡少元养羊户,去年秋季在板栗林下种草五六十亩,山羊养殖规模有200多只,现已实行全天候放牧。胡少元在放牧现场指着他的羊群说,去冬今春以来,他家羊群膘情明显好于往年,新生的羔羊全部存活,主要得益于草地改良,保证了冬春季草料充足。据初步统计,全县像胡少元这样利用板栗林地种草养羊的大户有200多户,人工草地配套养羊5万多只。其他一般规模养羊户几乎也实现了家家种草。目前,罗田县广大养羊户对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种草养羊有了全新的认识,种草养羊基本不需要动员了,已经成为养羊农户的自觉行动。
二、锦秀林牧的主要作法
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以黑山羊养殖为主业,该社深知有草才能发展养羊的道理,因此特别重视养羊种草工作。在承担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的全过程中,他们的作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项目单位主动作为。主要是做到了早计划、早购种、早播种。2014年9月上旬,该社所需牧草种子一次性采购到位,共计购进一年生黑麦草种子12吨,购进多年生牧草种子16吨 ,其中,苇状羊茅7.5吨、鸭茅6吨、白三叶1吨、多年生黑麦草1.5吨。 9月中旬,该社人工草地黑麦草播种全面完成,10月中旬,天然草地播种任务全面完成。由于他们早准备、早行动,抓住了有利的气候和墒情,因而实现了牧草早发芽,早生长,早见效。
二是落实任务不打折扣。锦秀林牧合作社按照省局下达的项目建设任务,不折不扣地进行了落实。据调查统计,他们共计完成天然草地播种改良2300亩,连片租赁冬闲田建植高产牧草基地400亩。为保证天然草地改良质量,该社对板栗林山地全部进行了翻耕或旋耕,耕作面积达500多亩;对坡度25度以上的山地进行了人工除杂、垦挖,人工割除巴茅、白茅等杂草面积达一千多亩;对不宜深度垦挖的陡坡采取穴播、条播方式,做到见缝插针,宜播则播。在天然草地后期管护中,及时跟进了增施肥料、建设围栏等措施,确保了天然草地改良取得成功。
三是舍得投入建设资金。据调查了解,锦秀林牧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以来,共计投入种子肥料资金60多万元,采用小型机械耕作达到500多工时,天然草地除杂、垦挖、播种及稻田种草与割草等,共计投入劳力近万个,仅种子、肥料和投劳用工的支出就达到170万元。用锦秀林牧合作社理事长刘锦秀的话说,要想完成好南方现代草地项目建设任务,就必须舍得投入;绝不能单纯为项目而争取项目,只有做到建设投入到位,才能保证项目建设出成效。
三、从锦秀林牧草地改良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借力“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的机遇,以保护生态、畜草配套、增草增畜为目标,大力实施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牧草地建植,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正如盖局长总结强调的:绿满荆楚,畜牧业大有作为。
1、播出了大别山川锦绣。南方草地改良彰显了生态理念,让大山回归了自然本色。锦秀林牧的实践表明,实行南方天然草地改良,当年播种,当年即能让荒山变绿岭。照此坚持下去,完全可以让绿色已成为大别山发展的“底色”,实现美丽大别山、绿色大别山的目标将指日可待。
山野披绿
2、扮靓了罗田美丽乡村。大别山区乡村大多依山而建,有的村落被群山环绕。在锦秀林牧天然草地改良现场,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围栏之内山坡绿色全覆盖,而围栏之外的山地则明显荒凉。实施南方草地改良完全可以起到播绿惠民、四季披绿的景观效果,为“绿满荆楚行动”、建设美丽乡村助力加油。
3、防止了山地水土流失。通过改良后的草山草坡,多年生牧草形成的地表植被盖度达到了90%左右,固土能力大大增强,能够防止暴雨对山地土壤的冲刷,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和控制山区地质灾害发生。
4、构建了林下立体经济。在锦秀林牧天然草地改良基地,约有500亩板栗林下草地。从板栗林下种草效果看,树上枝叶舒展,树下绿草茵茵,羊群悠闲放牧,林、草、牧三者兼而受益,形成了1+1+1>3的立体经济效果,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门路。所谓羊群毁林、林牧矛盾的争论在事实面前有了明晰的答案。罗田为全国板栗第一县,板栗林地面积100多万亩,为林下种草养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
山岭之上
5、培植了绿色富民产业。罗田县年出栏山羊达到23万只,山羊养殖在该县堪称绿色富民产业。但过去由于冬季青草不足,山羊养殖存在“秋肥冬瘦”的问题。通过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带动了广大养羊户改良草地,形成了养羊种草、畜草配套模式。开展南方草地建设,引导农民把致富希望建立在绿水青山之上,既富裕了养羊农户,又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完全能够实现山羊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